校大学生艺术节预热第三弹

发布者:翁鹏耀发布时间:2025-04-15浏览次数:10


公共管理学院《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河》以蒙古族母亲河为灵感,用舞蹈展现河流与民族魂魄。舞者以蒙古舞特色动作,在光影中演绎潮汐节律。编舞融入自然崇拜元素,肢体语言描绘河岸、水草。马头琴声中,舞者书写故土眷恋,象征蒙古族精神图腾。

灯影如星河,经过一个多月的辛苦训练,公共管理学院G-Star舞队的舞者们已然成为蒙古大地上的物象,她们化作鹅卵石,献祭自然伟力,使千年文化血脉在剧场中永恒流淌。



外国语学院《世界赠予我的》

声乐合唱《世界赠予我的》,由外国语学院的同学倾情演唱。这首歌以平凡诗意的艺术表达,诠释新时代青年与家国同频共振的精神气象,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美诗篇。歌曲承载着对生命本真的反思、对天下大同的向往,将生活中零散却珍贵的瞬间编织成对国与家的真情礼赞。作品传递了一种坦然接纳生命馈赠的从容,展现不同文明求同存异、美美与共的精神图谱。

外国语学院的学子以清澈纯净的嗓音,共同诠释歌曲中“世界赠予我拥有,也赠予我回敬”的辩证哲思。通过细腻的和声与起伏的旋律,他们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转化为对世界的温柔礼赞,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与深邃思考。他们用温暖有力的歌声,展现青年担当,既传承文化根脉,又体现时代格局,在生命的长途中践行强国的青春誓言。  



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有我》

《有我》是周深演唱的一首充满力量的歌曲,本次表演由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的 5 名学生联袂呈现,以跨语言、跨文化的独特视角诠释“和而不同”的东方哲学精神。节目以中文原版为基调,融入日语歌词改编片段,通过多语言和声展现语言的韵律之美。既呼应了学院“语言为桥,文化为魂”的育人理念,也体现了多元文化共生共融的哲学思想。

本次表演以声乐形式重现这首时代赞歌,旨在厚植家国情怀、激发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以歌声回应“世界问你是谁”,以行动书写“我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模样”。



艺术设计学院《寄明月》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寄明月》将TechnoHouseDubstep等电子乐元素与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筝、琵琶、二胡以及唢呐相结合,营造出既现代又古典的音乐氛围。

歌词以古典诗歌意境为基础,描绘了少女月下的纯情爱意和思念心事,细腻华美且充满诗情画意。歌曲通过“寄明月”这一意象,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呼应了现代人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写的中国》

朗诵《大写的中国》,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们用深情饱满的嗓音和庄重大气的舞台表现倾情呈现。大兴安岭的雪花是辽阔画卷,长江柳枝萌发着生命诗行,海南鲜花绽放时代华章。纤细笔墨勾勒山河轮廓,方言诵读唤醒母亲名字,唐诗宋词的韵律与秦砖汉瓦的刚毅,化作炽热告白——祖国是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千年文明铸就的大写传奇。

聆听间,青砖黛瓦的诗意与茶马古道的山峦在声线中苏醒。从黄河磅礴到长江蜿蜒,南国稻香至北国雪原,每处风景都是放大的汉字,在血脉生根,长成参天热爱。同学们以声为墨绘工笔山河,以情为锋显华夏风骨,用青春之声翻开五千年诗篇,让文化自信随方块字的血脉永续奔腾!



泰隆金融学院《琵琶行》

朗诵《琵琶行》,由泰隆金融学院朗诵队创作与改编,通过沉浸式朗诵让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穿越千年时光与现代观众重逢。同时以江月共潮生为主题,巧妙将吟诵与光影叙事相结合,在舞台上重现这场跨越阶级的灵魂对话。演出以浔阳江头的秋夜为序曲通过光影变换营造出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凄凉之感。

泰隆金融学院的同学们将以双声部叙事展开。通过男声来演绎诗人宦海沉浮的苍凉加以女声与越剧戏腔来诠释琵琶的跌宕人生。这场诗乐盛宴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也同时更好让观众对其中同时天涯沦落人产生生命共鸣。



国际教育学院《华灯映九州》

舞蹈《华灯映九州》创作灵感来源于非遗海盐滚灯,舞蹈将非遗滚灯与中国传统舞蹈结合,由在校国际学生进行表演,让非遗滚灯的生命魅力在舞台中充分展现。作品讲述了一位女孩闯入了一副非遗海盐滚灯画中,不小心触碰了滚灯,霎时间画中的女孩子们开始舞起滚灯,误闯的女儿也开始共舞,仿佛来到了古时候的繁华街市。随后一群男孩儿滚灯队融入其中,并与女孩们共舞滚灯,展示中国古时九州太平,国运昌盛的盛世场景。

18名舞蹈演员全部为我校国际学生,他们认真学习滚灯技艺和中国舞蹈,用自己婀娜多姿、强壮有力的舞姿将传统滚灯表演完美得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领略了非遗滚灯的独特魅力。国际学生们作为中国非遗文化的体验官,在体验的过程中爱上中国非遗文化,并向世界传播,赋予非遗滚灯新的生命。 



人民武装学院《刀锋》

《刀锋》是一场力量与技巧的完美展现,宛如钢铁与热血的交响乐章。操练场上,匕首闪烁寒光,战士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气势逼人,如同雷霆在头顶炸响,震撼人心。就像狂风在呼啸时那种势不可当的力量,就像暴雨在倾盆时那种铺天盖地的威势。这不仅仅是一种力量的展示,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对军人精神的一种致敬。

该舞蹈不仅体现了人武学子“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团队精神,还通过交融着血性与毅力的表现对力与美进行了完美诠释。


青春浙商大
美育浙商大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学正街18号
邮编:310018     电话:(86)0571-28875377
浙ICP备05073962号 丨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