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唐印》
《唐印》是一支以唐代文化为背景的原创古典舞作品,灵感源于敦煌壁画中的盛唐气象与东方美学意境。舞蹈通过柔美舒展的肢体语言、灵动飘逸的服装造型和富有诗意的舞台表达,再现了盛唐时期的文化自信与艺术风华。作品巧妙融合传统戏曲身韵与现代编舞技法,以"一舞一戏一画"的叙事方式,展现唐代仕女的雍容气韵与鲜活生命力,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魅力。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strategy》
表演以青春与自信为主题,演绎了一场充满活力的群舞。舞蹈伊始,舞者们随着音乐缓缓起舞,体现出一种蓄势待发的期待感。节奏渐强,节目推至高潮,舞者们动作整齐划一,融合现代舞与街舞元素,充满力量与激情,通过跳跃、旋转和默契配合,将青葱岁月与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会计学院《星星之火》
舞蹈作品《星星之火》由会计学院改编创作而成,其以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为主旨,以“星星之火”为主线,展现中国革命从觉醒到团结,从蔓延到挫折,再到凝聚和拼搏的历史进程。舞者执扇为笔,以肢体为墨,在光影交织中演绎火种从微芒到燎原的壮阔历程。红扇开合间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黄绸流转处铺展开希望的曙光。
16名舞者默契配合,在力与美的碰撞中传递"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精神内核。这个由会计学子精心打磨演绎的作品,既是对红色记忆的当代诠释,更是献给青春中国的炽热宣言。
统计与数学学院《那一年,中国青年正十八》
朗诵《那一年,中国青年正十八》,由统计与数学学院创作与改编,该朗诵节目通过不同年代十八岁青年的故事,展现中国青年的担当与奋斗。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18岁的闫红英不顾阻拦,坚持送解放军渡江,在枪林弹雨中勇往直前。1979年,18岁的章华妹为改善家庭生活,坚持在解放北路卖扣子,1980年成为中国首个个体工商户。
2022年,18岁的曹志浩为特殊教育学校调试AI手语识别程序,面对技术难题和质疑,不断突破。他们分别在解放中国、改革开放、数字中国建设中贡献力量,彰显了一代代敢为人先的中国青年精神,也表明未来属于青年,祖国永远正青春。舞台上三个中国青年的背后,凝聚着统院每一位同学的热血与坚持。他们以青春之声致敬前辈,以当代青年的赤诚续写信仰的篇章。
经济学院《地坛的回声》
《地坛的回声》是一部以《我与地坛》为精神内核的多时空对话音乐剧,由经济学院编创选送。作品通过诗意的舞台意象与时空交叠的叙事,串联起作家史铁生与当代青年的灵魂共振。
故事以地坛为永恒的精神坐标:青年史铁生因截瘫陷入绝望深渊,母亲的沉默爱意成为他重生的伏笔;考研失意者、职场挣扎者、自我怀疑的女孩,在同样的地坛长椅上叩问命运。经院学子唱出“世界赠予我虫鸣 也赠予我雷霆 赠我弯弯一枚月 也赠予我晚星”,希望每一个感到迷茫和困顿的你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平静与坚韧。
金融学院(浙商资产管理学院》《唐印》
群舞《唐印》是一部以唐代盛世为背景的舞蹈作品,节目以一位现代少年和唐代陶俑的相遇为起点,旨在展现唐朝灿烂辉煌的文化气象和盛唐风华。11位舞者身着华丽的唐装,步伐沉稳有力,动作开阔舒展,呈现出盛唐女子雍容华贵与刚柔并济的风采。
作品通过群舞队形的不断变化,时而如云舒卷,时而如浪奔涌,象征着大唐国力的鼎盛和文化的繁荣。舞蹈高潮处,群舞交织汇聚,如同千军万马奔腾,震撼人心,展现出唐朝包容万象、雄浑大气的精神。
金融学院准备此舞蹈已有两月有余,在辛苦训练的过程中,同学们用汗水凝练出优美的舞姿,克服了重重困难,致力于展现盛唐风华。同时提醒世人以史为鉴,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