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啊,就是这10个学院!

发布者:陈展宏发布时间:2024-11-01浏览次数:10



10月27日至30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贵州大学落下帷幕。我校共有6个参赛项目入围终审决赛,斩获特等奖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团体总分再次突破,继2009、2019年后第三次捧回该项赛事全国“优胜杯”,连续十次蝉联全国发起高校资格(两年一届)。赛事结束后,校党委书记郁建兴第一时间慰问并对获奖团队表示祝贺。校党委副书记方向明担任领队赴贵州大学全程带队参赛。



他们!再次捧起“优胜杯”!


我校全面参与本届赛事四个类别,主体赛荣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体赛特等奖数量并列全省第一;红色专项特等奖2项,二等奖1项,特等奖数量位列全国第一;“揭榜挂帅”专项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黑科技”展示活动获“行星级”(对应二等奖)2项、“卫星级”(对应三等奖)2项。至此,筹备近两年的赛事圆满画上句号,我校共有10个学院在本届国赛获奖,获奖覆盖面为学校自1999年参赛该项赛事以来的首次突破,充分展示了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阶段性成果。



在本届竞赛中,会计学院《发展共赢:营商环境优化和战略转型视阈下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模式探讨和效应检验》、统计学院《山呼海应聚合力,共画协作同心圆:山海协作何以带动山区县共同富裕——基于浙江山区26县典型县的调查研究》获得本届赛事主体赛特等奖;校团委、人文学院《回溯百年征程,传承人民力量——基于长三角地区109地 329 名基层典型代表的实践调查分析》,人文学院《循迹老兵路,寻声传承人—基于口述史的老兵精神青年化阐释与传承》获得本届赛事红色专项特等奖。


在主体赛中,会计学院《强引擎,兴乡村: 强村公司建设模式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基于浙江省11市223家强村公司的实地调研》荣获一等奖;公管学院《数字技术助力城市基层社会多元共治的模式和实现机制——面向浙江30个数字化应用案例的调查研究》荣获二等奖;经济学院《燃动“绿色”引擎 谱写“两山”新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探索——基于浙江省25个GEP试点的调研》和计算机学院《基于数据译码分析与视觉辅助巡检的航空发动机智能诊断系统》荣获三等奖。


在红色专项活动(贵州缩影--红色文创)中,旅游学院《息燧鉴往来,烽火照古今——贵阳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党建研学品牌一体化建设方案》荣获二等奖。


“揭榜挂帅”专项赛中,校团委《破“双困”、准帮扶、稳就业——高校低收入家庭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对策研究》以及管工学院《融智图谱——学习迁移模型构建知识图谱》荣获二等奖,信电学院《基于端云算力协同的疲劳驾驶识别系统》荣获三等奖。


“黑科技”展示活动中,食品学院《智感科技——食品原料品质智能控制先驱》《“素”为“膜”面-一种抑菌保鲜材料的研发》两个项目荣获“行星”级奖项,管工学院《筑文坊—AR赋能的传统文化认知和体验平台》与食品学院《羟胺类高效仿生有机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在烃类分子氧氧化中的应用》荣获“卫星”级奖项。




赛事期间,校党委副书记方向明、相关学院负责人与参赛师生一同在贵阳悉心指导、备赛迎战;团省委副书记徐梦周亲切看望我校参赛参展学生团队。






本届“挑战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全国学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贵州大学承办。竞赛共设置主体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红色专项活动、“黑科技”展示活动四个类别,吸引到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作品、250多万学生参赛。其中主体赛共有1745件作品推报国赛,经过初赛有344所内地高校的690件作品,9所港澳地区高校的23件作品入围终审。


自学校“智汇商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以来,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成立“智汇商大”科创学风涵养工作室,从做好“希望杯”社会实践项目培育出发,用好“国-省-校”三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机制,持续发挥科创导师导学和不同年级学生“传帮带”功能,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科研立项与科技竞赛,以赛促学,为我校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素养、科学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希望杯”作为我校参加“挑战杯”的项目孵化品牌,每年五月启动,次年三月结束。近13年,学校学子共有超过2035支队伍参赛、11314名在校学生参赛,先后表彰获奖项目1220项,获批省级新苗人才计划项目963个,选拔360余项优秀项目参加“挑战杯”系列竞赛省赛,累计摘得省级获奖成果408项,国家级获奖成果57项。


赛事期间,学校团委联合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教务处、科技部、社科部、校友办等部门以及各学院做好平台搭建、项目培育、作品指导、后勤保障以及典型选树等工作,为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能有机会参与至少一次科技创新活动。





青春浙商大
美育浙商大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白杨街道学正街18号
邮编:310018     电话:(86)0571-28875377
浙ICP备05073962号 丨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