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 GPA,我的大学还能收获什么?”
“跳出绩点的单一评价,我的大学还能让我在兴趣探索、自我认知中找到什么答案?”
你是否也在为“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感到迷茫?在浙江工商大学,这些困惑正在被一场“快乐校园”的创新实践彻底打破!从学业成绩单到快乐成绩单的双轨并行,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成长的华丽转身,浙小商们正在用亲身经历证明:大学成长,不止有学业成绩这一种答案!
今天,团团就带你走进这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探索,解锁快乐校园如何让综合素质评价“活”起来,让每个年轻人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为什么要做 “快乐校园”?戳中无数学生的痛点!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课堂上只顾着记笔记刷绩点,却忘了为什么而学;社团活动想参加,又怕耽误专业课成绩;明明心态已经很紧绷,却还要被内卷推着向前跑——这就是 “工具理性” 困住青春的样子。
浙江工商大学早就注意到了这些问题!秉承着蒋梦麟老校长 “让每一个人享受人生所赐予的完满幸福” 的期待,学校不想让“兴趣消失”“精神迷茫”“唯分数论”成为大学生的标签,更不想让分数成为衡量成长的唯一标尺。
于是,“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育人理念应运而生,“快乐校园”就此上线:不只是搞搞活动图个乐,而是要从根上改变评价逻辑——让“五育融合”不再是口号,让“人的全面发展”能落地到每一节课堂、每一次实践里!
四大 “快乐密码”重构校园成长新生态
想知道 “快乐校园” 是怎么从想法变成现实的?这四大关键举措,每一步都踩在学生心坎上!
协奏曲效果怎么样?数据和口碑不会骗人!
“快乐校园” 到底好不好?看看浙小商们的变化就知道了!
生活有了意义感,“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以前参加活动可能是“被安排”,现在却是“我想参加”——因为学校搞了 “阳光圆桌会”“校园提案大赛”等师生交流机制,你的想法能直接传到老师耳朵里,你的需求能被快速回应。
2023 年中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里,浙商大是浙江省属高校里唯一一所,在 “对学校总体满意度”和“被这所学校录取很幸运”两个维度都冲进全国前5%的学校!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5%,学校获批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优秀单位和首批浙江省智慧思政特色应用试点高校,2024年还包揽了全国高校 “我为同学做实事” 活动的9个奖项,总数全国第一——能让学生真心觉得“幸运”,这就是“快乐校园” 最棒的成绩单!
综合素养 “开挂”,拿奖拿到手软
别以为“快乐”就会耽误学习!在浙商大,“快乐”和“优秀”是相辅相成的:学校搞以赛促学,老师的科研成果能快速变成教学内容;还搭建了“国家—省—校”三级科创平台,每年资助近700个科创项目,想搞科研的同学,早早就能接触课题、进实验室。
现在,全校83%以上的本科生都会参加校级及以上学科竞赛,每个人至少有一次社会实践经历;“挑战杯”全国特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拿到手软,连续四年在全国人文社科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上排第一。
这就是“能力导向”的力量:不是死读书,而是把知识用在实处,把能力练在平时!
个性成长不设限,每个人都能 “发光”
在浙商大,没有 “标准答案” 式的成长路径!学校完善了“基础必修—通识—社团—实践”的课程体系,不管你是想深耕专业,还是想发展兴趣,都能通过“必修学分+素质拓展学分+创新学分+个性化学分”记录下来。
喜欢画画?可以修美育学分;想做志愿?能算实践学分;甚至搞个小发明,还能拿创新学分!而且还有“畅约”“鸿云”“志愿汇”这些数字平台帮忙,五育成绩一键整合,每个人都有 “学业成绩单” 和“快乐成绩单”两张“成长证书”。
现在,学生参与活动累计超10万人次,每学期人均至少参加2.7个活动;有人拿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最高奖,有人在CUBA赛场上拿全国总冠军,还有人毕业后去西部做志愿者——2024 年学校西部计划录用人数全省第一,1人入选全国大学生基层就业典型人物!
就像一位同学说的:“在浙商大,我不用逼着自己和别人一样,因为学校会告诉我:你的热爱、你的坚持、你的每一次尝试,都值得被肯定。”
写在最后:你的 “快乐成长”才是校园最美的样子
从“唯分数论”到“五育融合”,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成长”,浙商大的“快乐校园”从来不是乌托邦,而是无数师生一起用热爱和行动搭建的 “成长乐园”——在这里,“必须要怎样” 的压迫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你可以怎样”的多元选择;“分数决定一切”的焦灼感悄然隐退,呈现在眼前的是“每份努力都被看见”的稳稳心安。
或许你现在还在纠结“大学该怎么过”,但浙商大用实践证明:青春不只是用来“内卷”的,更是用来“绽放”的。未来,快乐校园”还会有更多新玩法,而你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参与,都可能成为下一个“亮点”——毕竟,校园的温度,藏在每个学生的笑容里;教育的意义,或许是让每个年轻人都能带着快乐和自信,走向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