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下午,第五期“墨湖·学思湖畔”工作坊在师生之家成功举办。本期工作坊主题为“科研入门新人的成长路径——兼谈学术写作能力培养”,特邀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庄雅妗担任主讲嘉宾,为初入科研领域的同学分享宝贵经验。
活动开始之后,庄雅妗学姐结合自身学术成长经历,从学术论文写作、科研工具和学习规划等多个维度系统分享了科研新人的进阶路径。活动现场干货满满,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启发和方法指导。
1. 权威选刊,高效投稿
(1)尽量选择学科权威期刊(如A+刊物),建议参考学校官网发布的期刊列表,明确不同级别期刊的毕业要求(如A类需1篇,A-类需2篇)。
(2)投稿时避免中介,通过期刊官方系统提交,并注意期刊的格式要求(如字数、参考文献规范等)。
(3)熟知审稿流程及回复审稿意见的技巧,严谨对待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数据和引文,注意格式规范。
2.聚焦选题,深挖热点
(1)通过阅读文献综述发现研究缺口。
(2)选题需具体且有价值,避免过于宽泛,可通过细化关键词或结合实践问题入手。
3. 结构明晰,规范行文
(1)介绍文科论文的通用结构: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
(2)以实证研究论文为例,详细说明各部分写作要点,如研究问题需具体、文献综述需覆盖理论框架和研究对象。
(3)论文写作语言应做到清晰、专业、客观,慎用术语,避免口语化表达。
(4)积累学术短语和过渡词,通过模仿优秀论文提升写作水平。
4.工具赋能,资源护航
推荐文献检索工具(知网、Web of Science、国家图书馆)、语料库建设方法,及时备份资料以防丢失。
在热烈的互动交流中,第五期“墨湖·学思湖畔工作坊”圆满落下帷幕。庄雅妗学姐倾囊相授,为同学们提供了清晰的成长路径和实用的学术写作指导。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逐步找到自已的研究方向和节奏,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