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团委要闻 打印页面】【关闭
“预”见未来,从此刻开始!
( 发布日期:2025-04-27 阅读:次)
摘要 从瑶乡到江南,从彝寨到钱塘,他们跨越山海,共聚浙商大;从迷茫到坚定,从探索到绽放,他们用青春书写多元交融的成长篇章。在这里,“13个民族”的故事交织成诗,100%的参与和满意诠释着“双向奔赴”的温暖;在这里,“135”服务体系架起成长阶梯,国家级荣誉点亮奋斗星光。

本期“快乐校园 你我同行”,将镜头对准校园里一抹独特的风景线:“少数民族预科班”。接下来,让我们化身“预科班访谈者”,破解这场“青春改造计划”的行动密码。

多元共生——解码预科班"成长改造计划"

少数民族预科班自2018年起,由学校每年录取的少数民族考生组成,涉及彝族、傣族、拉祜族、摩梭族等10余个民族,委托外国语学院进行培养、管理。《“预”见未来: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学业规划志愿服务项目》是为满足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由浙江工商大学学生会与外国语学院学生会开展的服务项目,聚焦预科生“学业规划、职业发展、素养提升”的三大迫切需求,构建“135”服务体系,通过开展一次“个性化”需求调研,匹配三类朋辈导师,打造五大主题活动,为预科生搭建多元发展的学习成长平台,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该项目是浙江省首个聚焦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服务项目,提供20余项服务活动,联结汉族、瑶族、壮族、回族、彝族、白族等13个民族,预科班同学参与度100%,满意度100%30人中,18人获得校级奖学金,14人担任学生骨干,5人次获得国家级荣誉奖励,入团、入党比例达86.7%

2024322日至24日举办的全国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中,《“预”见未来: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学业规划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全国精品项目(全国仅100项)、全国“最受同学欢迎”项目(全国仅100项)、全国“优秀项目”(全国300项),受到了国家级、省级媒体的报道。


微信图片_20250508110605.png


深入探访——从需求出发,用行动回应:一场关于成长的双向奔赴

“我们进行的从来不是单向付出,而是与预科班同学的一场‘双向奔赴’。”校学生会成员夏意回忆起项目启动的初心,语气里仍带着温度。项目始终以“需求”为原点,用“行动”书写答案,搭建起一座跨越地域与文化的成长桥梁。以校学生会为代表的项目发起方深入预科班同学的学习生活,通过一份份有关意向专业、职业规划、考级考证等问题的调研问卷 ,将青年声音转化为服务蓝图——从最初的数据采集到最终的活动落地,每一个环节都浸透着“以需定供”的服务理念。

“调研”到“定制”,让服务直抵人心。如何让项目真正“破圈”,具有可复制性?他们选择用行动回答:联合校青峰人才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中心等组织,自主完成活动策划与资源匹配。例如,青峰班成员谭泽楷发现预科生对法学专业兴趣浓厚,便策划知识产权专业交流会,带大家走进模拟法庭;汪阳在辅导中发现结对同学对软件工程兴趣摇摆,主动带其参观实验室,并推荐结合编程与兴趣的交叉领域。这些“点单式”服务背后,是无数次讨论的成果——从联系导师到设计活动流程,从协调场地到准备“青松”盆栽等暖心礼物,每一步都藏着“以需定供”的巧思。

“被服务者”到“传播者”,让成长破茧成蝶。预科班的魔力在于,它不仅提供资源,更激发内生动力。预科班同学梅宇淳在分享会上,用彝族民歌转译红色精神,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传播”的蜕变;王奕惟从最初对金融专业的懵懂,到如今自信规划职业路径,他说:“预科班像一盏灯,照亮了我主动探索的路。”青峰班成员俞羿任的祝福——“不必活成别人期待的太阳,做旷野的风铃草也好,当暗夜里执着的萤火虫也罢,未来的路还很长,是金子总会发光”也让更多同学们感受到成长的多元可能。  

“文化差异”到“石榴籽精神”,让团结浸润日常。当彝族火把节的篝火在交流会上“点燃”,当壮族山歌的韵律在分享中流淌,青峰班成员张馨之深受触动:“原来文化差异不是隔阂,而是打开理解的钥匙。”这些鲜活的文化碰撞,让“民族团结”不再是口号——预科生们带着家乡民俗走进课堂,学生会则用“红色研学”“读书会”搭建展示舞台,最终让多元文化在“第二课堂”中交织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如今,这个最初为解决预科生学业迷茫而诞生的项目,已演变为促进民族间交流的生动样本。预科班的同学们不仅完成了从“文化接收者”到“精神传播者”的身份转变,更让“民族团结”四个字变得可触可感。正如诸多朋辈导师所言:“我们不是单向的给予者,而是在共同探索中彼此照亮——预科生们对专业的热爱、对传统的坚守,同样教会我们如何用更开阔的视野理解成长。” 这种双向奔赴的力量,为“我为同学办实事”从口号到落地的实现注入能量。未来,这场关于成长与服务的“双向奔赴”,还将书写更多民族交流的青春篇章。


微信图片_20250508110637.jpg


下一站·未来——前途有星海

在这场关于成长与梦想的旅程中,朋辈导师如灯塔般照亮前路,红色教育与专业探索的火花点燃了理想的火种,而素拓实践中绽放的民族文化新声,则架起了心与心对话的桥梁。每一份助力都在诠释“石榴籽精神”的深意——让差异成为养分,让交流孕育希望,让各族青年在时代的浪潮中携手并肩,共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青春画卷。

校园的“进阶之路”不止于此!下一站,我们将聚焦“校内交通治理”,揭秘电瓶车、自行车如何从“无序”变“有序”。你的建议,或许就是改变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