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获奖作品名单正式公示,来自我校会计学院的作品《强引擎,兴乡村: 强村公司建设模式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基于浙江省11市223家强村公司的实地调研》捧得国家级一等奖凯旋。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强村公司”的故事。
温暖作舟 凝人心汇力量
谈起团队,叶芷佤说:这是一个温暖的小家庭。叶芷佤是团队里最小的成员,在校赛准备阶段,她第一次体验了通宵备赛。那天,队长邱雯清拎了一大袋零食走进教室。“那一刻我知道这个团队我来对了”。后来,每一次团队们聚在一起写文本时,每个人都会带大家喜欢的零食来,一边吃一边工作。美味的零食消弭了心灵的疲惫,也让队员们的心牢牢贴在了一起。
叶芷佤还提到,这是一个不吝啬鼓励的团队。因为她第一次接触竞赛,自信不足,在写文本的过程中,“学姐一直在鼓励我,有些时候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鼓励我了”。有时候,她写了一段文字发到群里,队员们会私信她说:“我觉得你写得好好。”看到这些文字,叶芷佤心里总是暖暖的,“我感觉很开心,有信心继续做下去”。
勇敢作桨 扶狂风破巨浪
2022年8月初,团队来到安吉县进行第一阶段的调研——这里是全国最早一批开展强村公司建设的地区。在对安吉县某家强村公司负责人的访谈中,负责人提到:推进强村公司建设的主管部门是安吉县的县委组织部。
这个消息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力,若是能和安吉县县委组织部线下交流,一定能获得更深入的信息和经验!但欣喜之余忧虑渐渐生长,因为团队并没有提前与县委宣传部取得联系,连他们的指导老师也说,他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突然登门拜访”的事。一股名为“纠结”的氛围萦绕在团队的上空,成员们陷入了沉默。
此时作为队长的邱雯清说:“不要错过任何一个能够给我们带来价值的机会。”
于是,队员们只带了一颗真诚学习的心,来到安吉县县委县政府的大楼,敲开了组织部办公室的大门。十分幸运的是,待成员们说明来意后,组织部的相关工作人员马上协调他们的时间。最终,负责人与成员们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座谈。
成员们后来回忆起那次的交流,总是庆幸当时的勇敢。负责人给团队提供了很多参考意见,坚定了团队对这个项目的信心,加深了团队对强村公司的认识。这或许就是“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吧。在后来的调研中,当团队遇到新发现的有价值的调研地但却来不及提前联系时,他们就会立马“先去了再说”。
信仰作灯 跋千山涉万水
在调研一家安吉的强村公司时,公司的负责人说:“我们要努力成为纳税大户,我要用我的强村公司反哺整个乡村振兴。”这句话深深感染了队员们。在一年半的调研中,他们看到:在基层,千千万万的人都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句话,一点一点力量汇成河流,让强村富民的美好愿望落地生根。
后来,在团队向全国推广浙江省强村公司建设经验的阶段,面对种种困难,队员们抱着把这套经验推广出去的决心,总是耐心地和不同的合伙伙伴分享项目的益处与积极影响,“好的经验大家应该共享”。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令课题组获得了浙江、山东、四川、江苏等地共25封推荐信与成果采纳证明。如今,团队的成果走出浙江,走向全国,让更多的地区共享浙江发展成果,希望能让成果惠及更多中国乡村的振兴之路。
功不唐捐 付出终有收获
从院赛到国赛一路走来,团队经历了被认可的欣喜,被拒绝的低落,遇到瓶颈的迷茫和比赛前的紧张。图书馆里有他们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的身影;综合楼里有他们通宵备赛、睡沙发的回忆;十一个县市,223家强村公司留下了他们认真聆听、细心调研的脚步。队员王俊鹏用“功不唐捐”来形容这一路风光与挑战。“大家全身心投入到项目里,没有考虑收获,但在意想不到的时刻,它总带给我们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