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专栏 打印页面】【关闭
公管学院开展“出蓝理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宣讲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建设
( 发布日期:2022-12-08 阅读: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上,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12月07日下午,由公共管理学院与英贤慈善学院携手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建设”主题宣讲活动在D433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主讲人为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汪锦军,由公共管理学院学办主管邵彬彬主持。


讲座伊始,汪院长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强调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其背后的知识原理涵盖社会治理、社会政策、共同富裕等诸多方面。关于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建设”这一主题,汪院长从以下三方面向同学们展开讲解。


Part1

首先是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社会建设问题。汪院长指出,社会建设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从中国发展历史进程入手更有助于加深对其的理解。因此,汪院长详细梳理了社会建设的两个100年历史使命,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政策诠释及演进轨迹的系统总结,指出当前社会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强调需谨慎防范很多国家在发展中出现的中等收入陷阱和塔西佗陷阱。


Part2

其次是中国式现代化中社会建设的内涵。汪院长表示,形成对社会建设内涵的清晰认知对同学们把握其本质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建设的内涵可从四个角度理解。第一,社会建设的核心要义应聚焦于人的发展,是人内在心灵秩序与外在关系秩序的统一,可归纳为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两大部分。第二,社会建设的基本准则在于实现公平正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逐步建立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力。第三,社会建设须遵循三步走战略,完成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系列转变。第四,社会建设中的三种新观,即新民生观、新治理观和新安全观。社会建设要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关注兜底民生、普惠民生、品质民生,进而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的长治久安。


Part3

再次是正确把握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建设领域的创新。对此,汪院长将创新归结为四个方面:在公共服务创新场景上要朝向均等优质多元发展;在社会治理创新场景上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在数字社会创新场景上坚守便捷协同高效原则;在基层治理创新场景上致力实现政社双向良性互动。

在讲座最后互动环节,汪院长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同学们的提问做了耐心解答。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受益颇深,对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建设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纷纷表示在今后将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

图片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