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专栏 打印页面】【关闭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建引领启新章
( 发布日期:2021-12-22 阅读:0次)
摘要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高标高质开展党建各项工作,把握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的历史时刻,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建领航作用,真抓实干,取得了较好实效。工程学科和环境生态学科先后在201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高标高质开展党建各项工作,把握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的历史时刻,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建领航作用,真抓实干,取得了较好实效。工程学科和环境生态学科先后在2018年和2021年进入全球ESI 前1%。

    学院党委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制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构建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制度体系。学院党委书记牵头联系教师党支部,全程参与、指导党支部建设。

    学院党委坚持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加强“头雁建设”。教师党支部书记均由系、室负责人担任,拉紧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共同纽带,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养,结合专业优势,推荐党支部书记参与项目攻坚、部门挂职,积极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其中,环境工程专业教师党支部入选浙江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工作室建设点,支部书记王齐教授获浙江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

    学院现有教师党员54人,入选国家级人才2人、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省级人才计划10人次,其中汪美贞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全校首次),冯华军教授入选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教师党员多人次获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浙江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省级荣誉。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学院持续开展“对齐标杆当先锋,争先创优比奉献”活动,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融入理想信念、融入教学科研的“双融入”。近三年,学院教师党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5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5项,发表SCI论文145篇;屡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学院坚持党建与育人共生共长,环境工程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由龙於洋教授牵头负责的教学团队获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等。在教师党员的引领下,学生培养取得较大进展,涌现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研究生党支部入选首批教育部样板党支部。近三年“挑战杯”等国家、省级立项及获奖130余项,授权专利120多项,论文成果连续三年获国家创新创业年会一等奖,志愿服务项目获“浙江省环保小卫士”环境教育特别贡献奖。

     党员教师积极投身浙江省“重要窗口”建设,践行“两山”理论,以科创争做“美丽浙江建设者”。学院为浙江省“五水共治”、“五气共治”、“清洁土壤行动”、“无废城市”主要技术依托单位,30余人次入选省级专家智库;先后与杭甬等8市签订了科技服务合作协议;牵头组织地方从业人员培训7000余人次;同卢哈纳大学的合作成果获斯里兰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授奖;通过产学研合作扶持的8家环保公司年产值过亿,其中3家公司在新三板挂牌,1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教师党员立法谏言“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获时任省委书记批示,并负责起草相关条例。